在工业生产中,你是否常被复杂的任务流程所困扰?电控柜操作需要人工精细作业,灯泡质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品封装与搬运效率总是难以提升。现在,北京人形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 “慧思开物” 及智能体机器人,为这些难题带来了创新解决方案。
北京人形打造的分布式具身智能体架构,是这一系统的核心亮点。在四个机器人本体上,分别部署了 “电工大师”“搬运工”“质检员”“封装助手” 四个任务执行智能体 ,各司其职。同时,云端部署的任务调度智能体,如同 “指挥官”,接受来自 “慧思开物” App 的指令,并对整体任务进行调度,将子任务合理分发给四个机器人,让它们协同完成工作,共同构建起一个高效的 “任务执行网络” 。
操作员只需在 “慧思开物” App 上轻松发送指令,便能开启一系列工业场景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各智能体机器人仿佛拥有了 “沟通能力”,自主相互通报进展,流畅协作,完成从任务下达到全链路操作的全过程。
在电控柜操作区,以往复杂且危险的操作如今由搭载相关技术的机器人轻松应对。它拥有 35 自由度机器人系统,配合接触密集型长任务双臂灵巧手协作 VLA(视觉 - 语言 - 动作)模型,能自主完成开柜、点按旋钮、合闸等多工序的灵巧作业。
研发团队基于多模态感知系统采集数据,开发出基于视觉 - 触觉 - 动作模型的双臂 - 手灵巧操作算法。针对长程任务中机器人难以准确完成操作的问题,采用基于关键帧的多任务串联与预测算法,有效降低误差累积。通过任务自纠错机制,模型可依据电气信号自动判断操作是否完成,结合指尖触觉特征提取,精准感知接触变化,应对旋钮和空气开关等复杂元件的应力突变。相比主流的单模态感知系统和传统模仿学习,该方法将任务成功率提升至 90% 以上 ,极大推动了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减少高危人工操作。
灯泡质检环节,机器人基于三维环境感知,双机械臂自主规避障碍,动态规划抓取与操作轨迹。力位混合控制技术使末端执行器能灵敏调整力度和位置,高精度视觉定位系统确保对灯泡精准定位,结合视觉传感器与多模态大模型完成光效检测,实现对灯泡好坏的判断并规划后续操作 。机器人从货架抓取灯泡箱体并精准搬运至指定位置,机械臂同步启动 “抓取 - 插装 - 点亮 - 质检 - 分拣” 的标准化作业,整个过程高效有序 。
物品封装区,基于北京人形自研的端到端 VLA 模型,机械臂实现了业内领先的实时纠错双臂协同流畅操作。现场模拟真实场景下的灯光变化、物品位置更换等复杂扰动,系统仍能自适应处理干扰,稳定完成各项操作。这得益于 “慧思开物” 的中控决策模块所融合的自研 VLA 模型赋予机器人快速的动作预测与下发能力,面对突发干扰,可实时感知任务状态,自主完成策略调整与纠错,确保操作稳定准确 。
-
“慧思开物” 平台可以适配其他品牌的机器人吗?
目前 “慧思开物” 主要与北京人形相关机器人本体配合,以实现最佳效果。后续是否支持其他品牌,需关注北京人形官方信息。
-
智能体机器人出现故障后,维修复杂吗?
北京人形有完善的售后维修体系,机器人具备故障自检功能,多数故障能快速定位,部分简单故障可远程指导解决,复杂故障会有专业人员上门维修。
-
在工业场景中使用,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慧思开物” 平台采用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等多种安全措施,保障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