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工厂生产线的重复性劳动耗费大量人力?面对精密部件装配、复杂环境物料搬运等难题,是否总觉得传统机械臂不够灵活?今天要介绍的优必选 Walker S 工业人形机器人,正是为解决工业场景痛点而来。作为真实存在的工业级智能设备,它能适应多样工厂环境,用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不妨接着往下看它的过人之处。
工业场景中,设备的身高和灵活度直接影响作业范围。优必选 Walker S 工业人形机器人身高 1.7 米,与普通成年人相当,能轻松触及生产线的多数操作台和仓储货架。更关键的是,它搭载 41 个高性能伺服关节,每个关节都能精准控制转动角度和力度,无论是弯腰抓取地面物料,还是抬手装配高处部件,动作流畅度堪比人类手臂。
对比传统机械臂平均 12-20 个关节的配置,Walker S 的关节数量提升一倍多,在处理复杂姿态作业时优势明显,比如组装汽车发动机的精密零件,能完成旋转、微调等多维度动作。
在工厂这样的动态环境中,设备能否准确感知周围情况至关重要。优必选 Walker S 工业人形机器人配备了多维力觉、多目立体视觉、全向听觉和惯性、测距等感知系统,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 “千里眼” 和 “顺风耳”。
其中,多目立体视觉能快速识别流水线上的零件型号,全向听觉可接收工人的语音指令,多维力觉则能在抓取易碎品时调整力度。哪怕是工厂里突然出现的物料箱、临时走动的工人,它都能实时察觉并做出反应。
在工厂地面不平整、有电缆铺设的场景中,机器人的行走稳定性是基础。优必选 Walker S 采用全新一代融合控制算法,配合刚柔耦合混连结构,行走时能像人类一样调整重心,哪怕遇到轻微坡度或小障碍物,也能保持平衡不摔倒。
实测数据显示,它在水泥地、金属板等不同材质地面行走时,轨迹偏差不超过 2 厘米,比传统工业机器人的 5 厘米偏差提升明显,这意味着在需要精准移动到指定工位的场景中,它能减少重复调整时间。
工业生产中,零件形状各异、摆放混乱是常态。优必选 Walker S 通过数颗高分辨率 RGBD 视觉传感器,能自主观察周围环境并建立 3D 语义地图,再结合大模型技术,精准识别复杂结构物体的 6D 位姿 —— 简单说,就是能判断零件的位置和摆放角度,哪怕是堆叠在一起的螺栓、齿轮,也能准确抓取。
同时,它还能与工厂系统实时互通,将抓取数量、零件状态等数据回传,帮助管理人员监控生产进度。比如在汽车配件厂,它每小时可完成 80 次零件抓取与转运,比人工操作的 60 次效率提升 33%。
项目
|
传统工业机械臂
|
优必选 Walker S 工业人形机器人
|
提升幅度
|
关节数量
|
12-20 个
|
41 个
|
105%-242%
|
行走轨迹偏差
|
≤5 厘米
|
≤2 厘米
|
60%
|
每小时零件抓取次数
|
约 60 次
|
约 80 次
|
33%
|
复杂物体识别准确率
|
约 75%
|
约 92%
|
23%
|
-
优必选 Walker S 工业人形机器人能适应哪些工厂场景?
可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装配、仓储物流等场景,尤其适合需要灵活移动和复杂操作的环节。
-
它的续航时间是多久?
满电状态下可连续工作 4 小时,支持快充,充电 1 小时可恢复 60% 电量,满足多数工厂的班次需求。
-
与工厂系统对接复杂吗?
不复杂,支持主流工业系统协议,技术人员简单配置后即可实现数据互通,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