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公联号:夏夏       发布时间:2025/7/27 13:30:01       共计:2 浏览
井下作业环境向来复杂,狭窄的巷道里,矿车穿梭时总让人提心吊胆;沉重的物资全靠人工搬运,工人累得直不起腰,效率还上不去。这些困扰矿山企业多年的难题,现在有了新解法 —— 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作为专为井下场景设计的实用设备,它能在恶劣环境中稳定工作,让运输更高效、工人更轻松,不妨接着了解它的优势。

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专为井下场景打造的硬核设计

纯电驱动 + 履带结构,适应极端井下环境

井下空间狭小、路面凹凸不平,普通运输设备很难施展。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采用纯电设计,没有传统燃油设备的尾气污染,能在通风条件差的巷道里安全运行,让井下空气更清新。

它的履带式行走结构是一大亮点,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能轻松应对泥泞、碎石、积水等恶劣路面。哪怕巷道宽度只有 1.5 米,它也能灵活转弯;遇到 15 度以内的斜坡,履带的抓地力也能保证不打滑,稳稳当当把物资送到指定地点。

承载能力强,运输效率比人工提升 40%

井下运输的物资五花八门,从工具零件到支护材料,重量轻的几公斤,重的能达到 500 公斤。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的额定承载量可达 800 公斤,远超人工搬运的极限。

按井下常规运输任务算,一个工人一次最多扛 50 公斤物资,往返一次需要 20 分钟;而这款机器人一次能运 500 公斤,同样路程 15 分钟就能往返。算下来,它的运输效率比人工提升 40%,每天能减少 3 名工人的搬运工作量,大大减轻了人力负担。

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提升作业稳定性的核心优势

自主规划路线,减少人为操作风险

井下环境光线差、岔路多,人工运输时容易走错路,甚至发生碰撞。这款机器人搭载了自主导航系统,能通过传感器识别巷道内的标识和障碍物,自动规划最优运输路线。

就算中途遇到临时堆放的物料或突然出现的矿车,它也能及时停下并调整路线,避免事故。数据显示,使用机器人后,井下运输的磕碰事故发生率下降了 65%,作业安全性显著提高。

与井下系统联动,实时监控运输状态

矿山管理人员最关心的就是物资运输进度。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能与井下调度系统联网,实时回传位置、载重、电量等数据。调度人员在监控室就能清楚知道每台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提前安排充电和维护,确保运输不中断。

比如某铁矿使用后,原本需要专人在井下盯守运输环节,现在通过系统远程监控,每月可节省 200 工时的人工成本。

项目 人工运输 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 提升效果
单次最大承载量 约 50 公斤 800 公斤 提升 15 倍
单次往返耗时(1000 米) 20 分钟 15 分钟 缩短 25%
运输事故发生率 较高 降低 65% 更安全
日均运输量 约 800 公斤 约 3200 公斤 提升 300%

关于中信重工履带式辅助运输机器人的 FAQ

  1. 这款机器人的续航能满足井下作业需求吗?
    满电状态下可连续运输 8 小时,支持井下快充,1 小时能充至 80% 电量,完全能应对一班次的作业。
  2. 遇到巷道内的突发故障,机器人能自救吗?
    可以,它配备故障自检功能,若出现履带卡滞等小问题,会自动尝试调整;严重故障时会发送警报,等待维修人员处理。
  3. 适合哪些矿山类型使用?
    金属矿、煤矿等井下巷道场景都适用,尤其适合巷道宽度 1.2 米以上、需要频繁运输物资的矿山。
公联号:夏夏
邮箱:446378936@qq.com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