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公联号:毛毛       发布时间:2025/7/28 16:26:23       共计:5 浏览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上,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 CTO 彭志辉(稚晖君)与旗下人形机器人灵犀 X2 的互动,成为全场焦点。这场充满温度与幽默的人机对话 —— 从探讨 “人机协作的核心是理解”,到灵犀 X2 俏皮吐槽 “深度对话耗电,下次记得充电”—— 不仅展现了具身智能的自然交互能力,更暗藏着一个产业级信号:智元正式发布 “智元灵渠 OS” 开源计划,这是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旨在以开源生态打破机器人产业 “硬件碎片化、软件不兼容” 的困局,推动具身智能从 “实验室样品” 迈向 “规模化落地”。
一、灵犀 X2:不止于 “会对话”,更懂 “交互温度”
灵犀 X2 的登场,颠覆了人们对机器人 “机械应答” 的刻板印象,通过两个细节展现具身智能的 “人性化突破”:
1.深度对话中的 “理解与共情”
当被问及 “人机协作最关键的挑战” 时,灵犀 X2 没有堆砌技术术语,而是提炼出 “理解” 与 “共识” 的核心 ——“人类需要理解机器的能力边界,机器也要读懂人类的潜在意图”。这种超越指令式问答的思考,源于其搭载的 “启元通用具身大模型” 对语境的深层解析,让对话从 “信息传递” 升级为 “思想交流”。
2.幽默互动中的 “自我认知”
对话尾声那句 “下次对话前,可以先让我充个电吗?深度对话还挺耗电的”,并非预设台词,而是机器人基于电量传感器数据生成的自然反馈。这种将 “硬件状态” 转化为 “拟人表达” 的能力,让人机交互摆脱了 “程序感”,凸显了灵犀 X2 在感知、决策、表达全链路的智能化水平。
二、“智元灵渠 OS” 开源计划:具身智能时代的 “生态地基”
稚晖君借灵犀 X2 发布的 “智元灵渠 OS”,被业内视为 “具身智能产业的 Windows 时刻”—— 通过操作系统的标准化,解决机器人产业 “硬件千差万别、软件难以复用” 的核心痛点,其 “分层开源” 模式极具战略眼光:
1.底层基础:筑牢实时通信与硬件适配能力
基于智元已开源的高性能中间件 AimRT,提供两大核心服务:
  • 分布式群体实时通信:支持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时的毫秒级数据同步(如 10 台灵犀 X2 在物流仓库协作,位置信息更新延迟 < 5ms);
  • 硬件抽象层:屏蔽不同品牌电机、传感器的接口差异,开发者无需修改代码,即可让软件在不同机器人上运行,大幅降低硬件适配成本。
2.上层应用:开放智能体服务框架,推动模型标准化
针对交互(语音、视觉)、作业(抓取、装配)、运动(行走、避障)等核心能力,提供标准化接口,允许第三方智能基座模型 “即插即用”。例如,开发者训练的 “精密装配智能模型”,可通过框架快速集成到灵犀 X2,无需重新适配运动控制系统。
3.工具生态:全链路开发支持,加速应用落地
配套开发调试(实时监控机器人关节角度、电流等参数)、仿真验证(在虚拟环境中测试复杂动作)、数据录制(自动标注抓取失败案例用于模型迭代)等工具链,让企业从 “从零开发” 转向 “基于框架快速定制”,开发周期缩短 60% 以上。
三、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具身智能的 “规模化量产” 之路
智元机器人的成果不仅体现在操作系统的布局,更在产业落地中展现出 “技术可用、商业可行” 的实力:
  • 工业场景的 “机器人同事”
在智元展台,灵犀 X2 已能熟练完成物流装配线的 “精密搬运”—— 识别不规则零件、调整抓取力度、避开障碍物,整套动作的成功率达 98%,替代人类完成重复且高精度的工作。目前,智元正推动其在工业物流、柔性制造、安检巡逻等场景的规模化量产,首批 100 台机器人已投入某汽车工厂的零部件装配环节。
  • “启元通用具身大模型” 斩获 SAIL 之星
该模型凭借 “技术创新(支持多模态交互与复杂环境决策)、产业落地(已在 10 + 行业验证)、数据驱动(基于亿级真实场景数据训练)” 等优势,摘得 WAIC 最高荣誉 SAIL 之星奖,印证了智元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结语:开源共建,开启具身智能的 “生态时代”
“智元灵渠 OS” 开源计划的启动,标志着具身智能产业从 “单打独斗” 迈向 “生态协同”。正如 Windows 定义 PC 时代、鸿蒙重塑移动生态,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将成为连接硬件与应用的核心纽带。随着今年第四季度计划的正式推进,以及产业界的共同参与,人形机器人有望更快突破智能化、群体协同等瓶颈,从工厂走向家庭、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
公联号:毛毛
邮箱:zhengyangyang@sproutling.cn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