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ndorid Things
Andorid Things 是谷歌推出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是 “Brillo”操作系统的更新版本,作为 Andorid 系统的一个分支版本,类似于可穿戴和智能手表用的Andorid Wear(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物联网操作系统)。
它使用一种名为 Weave的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与云端相连,并且与谷歌助手等服务交互。Android Things 面向所有Java开发者,不管开发者有没有移动开发经验。该操作系统将能够支持一系列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平台,其中包括英特尔Edison 平台,NXP公司的Pico平台,以及“黑莓派3”。
2、Contiki
Contiki,是一个开源的、容易移植的多任务操作系统,适用于内存受限的网络任务。Contiki 项目的作者是瑞典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的网络嵌入式系统小组的Adam Dunkels 博士。
该系统只需要几千字节或者几百字节的内存,就能提供多任务操作系统环境和TCP/IP支持。它已经移植并成功运行于嵌入式微控制器平台(TI MSP430,Atmel AVR)以及电脑、游戏机等平台。它支持的协议有全标准 IPv6 和 IPv4,以及低功耗网络标准:6lowpan、RPL、CoAP。
3、eLinux
eLinux,也称为Embedded Linux,即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基于Linux 内核,是Linux 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裁剪版,支持该操作系统的厂家、芯片和产品比较广泛。该操作系统的维基主页提供了开发、硬件、产品、厂家、社区等一系列相关信息。
4、FreeRTOS
FreeRTOS 是一个迷你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功能包括:任务管理、时间管理、信号量、消息队列、内存管理、记录功能、软件定时器、协程等,可基本满足较小系统的需要。
FreeRTOS 操作系统是完全开源你的操作系统,具有源码公开、可移植、可裁减、调度策略灵活的特点。目前,该操作系统已经数百万设备上部署,它号称是“市场上领先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能够为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5、mbed OS
这款操作系统由ARM开发,专门为运行ARM处理器的物联网设备而设计。它包含了C++应用程序网络,公司也提供其他开发工具和相关的设备服务器。
默认情况下,mbed 操作系统是事件驱动的单线程架构,而非多线程(实时操作系统)环境。 这确保了它可以扩展到尺寸最小、成本最低且功耗最低的物联网设备。
ARM在移动设备端有着强大的市场占有率,所以这款操作系统实力和前景不可小觑。
6、Raspbian
Raspbian 是一款基于Debian,为树莓派硬件而设计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包括一些列的基础程序和工具,保证树莓派硬件的运行。
7、RIOT
RIOT,将自己称为“友好的物联网操作系统”,致力于开发者友好、资源友好、物联网友好,关键的功能包括C/C++支持、多线程、能量效率、部分遵守POSIX等等。RIOT 开源社区自2008年以来就启动了。RIOT能够在众多平台上运行包括嵌入式设备、PC、传感器等。
8、Ubuntu Core
Ubuntu 是目前最流行的Linux 版本,而Ubuntu Core旨在将Ubuntu 带向物联网世界。它可以运行例如微软Azure、 谷歌计算引擎、 亚马逊弹性云计算服务,也可以运行在例如BeagleBone Black 和树莓派等硬件上。
9、Huawei LiteOS
Huawei LiteOS 是华为面向IoT领域,构建的“统一物联网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软件平台”,具有轻量级(内核小于10k)、低功耗、互联互通、安全等关键能力。Huawei LiteOS 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穿戴式、车联网、智能抄表、工业互联网等 IoT 领域的智能硬件上,还可以和LiteOS生态圈内的硬件互联互通,提高用户体验。
Liteos操作系统具有能耗最低,尺寸小、响应快等特点,也建立了开源社区,能够支持的芯片例如海思的PLC芯片HCT3911、媒体芯片3798M/C、IPCamera芯片Hi3516A,以及LTE-M芯片等。
10、Tizen
Tizen,Linux基金会和LiMo基金会,联合英特尔和三星电子,共同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它可以满足物联网设备生态系统(包括设备制造商、手机运营商、应用开发者、独立软件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应用于手机、电视、穿戴等多个产品。
Tizen底层平台相关API按照HTML5的形式公开出来,服务将涵盖通信、多媒体、相机、网络、社区媒体等。三星已经售卖了几款搭载该操作系统的产品,是它的最大支持者。
ESP8266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oT)领域的Wi-Fi模块,它可以接入各种物联网平台和服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联网方便接入的平台:
1. Arduino IoT Cloud:Arduino IoT Cloud是一个基于云的物联网平台,专为Arduino用户设计。ESP8266与Arduino开发板结合使用,并通过Arduino IoT Cloud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2. AWS IoT:AWS IoT是亚马逊提供的物联网云服务平台。ESP8266可以通过AWS IoT SDK连接到AWS IoT平台,实现设备管理、数据存储、消息通信等功能。
3. Google Cloud IoT:Google Cloud IoT是谷歌提供的物联网云服务平台。ESP8266可以使用Google Cloud IoT Core与该平台进行连接,实现数据采集、远程控制和可视化等功能。
4. Microsoft Azure IoT:Microsoft Azure IoT是微软提供的物联网云服务平台。ESP8266可以使用Azure IoT Hub进行设备注册、数据传输和命令控制等操作。
5. Blynk:Blynk是一个针对物联网开发的快速原型平台。ESP8266可以轻松地与Blynk云平台进行连接,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可视化和手机应用控制等功能。
6. ThingsBoard:ThingsBoard是一个开源的物联网平台,提供设备管理、数据收集和可视化等功能。ESP8266可以与ThingsBoard平台进行集成,实现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物联网平台,实际上,ESP8266作为一款开源的Wi-Fi模块,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可以与许多其他物联网平台进行接入和集成。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项目要求,选择一个方便且适合的物联网平台进行接入即可。
1.Thinworx8 物联网平台
⊙2.Microsoft Azure物联网套件
⊙3.Google Cloud物联网平台
⊙4.IBM Waston物联网平台
⊙5.AWS物联网平台
⊙6.Cisco物联网云连接
⊙7.Salesforce物联网云
⊙8.Kaa物联网平台
⊙9.Oracle物联网平台
⊙10.Thingspeak物联网平台
⊙11.GE Predix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中心是是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依托单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博士点/硕士点的主要支撑单元,是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与多媒体计算。紧跟信息科技发展前沿,针对未来网络互联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问题,结合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国家重点领域的应用需求,从理论、技术和典型应用等层面开展研究
国家在推行物联网,但不能算是在推物联网平台,现在主要推动的是相关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提到:——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提升。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得到有效巩固加强,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固定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其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做物联网区块链的公司确实不少,虽然很多大公司没有对外正式宣传,但目前像甲骨文、三星、SAP、亚马逊、谷歌、微软、IBM、苹果、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基本都有涉及物联网区块链领域的研发和探索,垂直类的物联网区块链公司目前也都比较低调,我目前见过一家叫Chaincomp链计算的,如果有其他类似公司也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1]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针对我国物联网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瓶颈和技术难点,集合中国科学院优势资源开展重大技术研究、创新产品研发、物联网系统集成研究等工作。
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非法人研究机构,负责协调中国科学院内物联网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依托单位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
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会负责中心重大事务和发展方向的决策,中心领导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运作。中心设立战略专家委员会,对中心的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咨询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