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米电视机是小米手机产品的延升,如果你用小米手机就该买小米电视机,因为他用好多功能可以和手机蓝牙链接,把你的手机照片视频在小米电视机与家人一起欣赏,而且小米电视机本身从质量到性价比都是一流的。你买哪一款都没有问题用个10年没有问题,经济条件好买小米最贵的,经济条件有限买小米最低档的,家电更新换代比较快,先买一个看着有了经济条件在买高档的,另外LED电视机一般客厅买大的,4米距离买75寸的,不足4米买65寸的,卧室一般买40/50寸均可,具体型号可以到小米官网看看,还有小米有实体店也可以体验一下,这几天双十二有活动优惠不少,祝福你购物愉快!感谢你给我问题的机会。
今天来谈一些选购电视的专业知识,有一说一。
电视的显示效果,需要看屏幕面板+电视芯片+引擎优化。
选择一块显示出众的屏幕,要看分辨率、色彩、色域、色深、色准,还有亮度和对比度。
下面先以小米主推的电视——小米电视5 Pro为例,来看看它的显示效果是否和宣传的一致。
这次主要谈谈分辨率和色域的问题。
小米电视假8K
小米电视5 Pro的宣传页上标注“支持8K视频内容”,所谓播放8K内容畅通无阻。可是它并不能完全支持8K,多个8K视频它是无法播放的,这个问题在之前的评测中已经暴露出来,也被网友戏称为“假8K电视”。
这台小米电视甚至不能播放自家小米10录制的8K视频。
不仅如此,小米在宣传上还涉嫌误导消费者。
在宣传页上标明,小米宣传这台电视是率先支持8K视频解码,这是非常误导消费者的。
这里来普及一点基础知识,世界上第一台8K电视是夏普发布的,世界上第一款支持8K解码的芯片是华为发布的,哪里有小米说的率先?
退一步说,即使它能播放,它也达不到8K的效果,因为它的屏幕分辨率实际就只有4K。
本质是4K分辨率的电视,来强蹭8K的技术,但实际上自己又做不到,可以说在宣传上是非常的投机了。
可以说,分辨率上小米的宣传就有问题。
老旧的色域标准
小米电视5 Pro宣传是采用了量子点技术,屏幕显示出众,是“量子点高端电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显示参数,是否真的如其所说?
屏幕显示参数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色域。
色域就是颜色可显示的区域,是用来衡量显示设备能够显示的颜色的区域范围。
色域越大,表示它能显示的颜色越多,通俗的来讲色域更广也就代表能显示的颜色更鲜艳。如果一块屏幕宣称自己能显示XX色域,那么也就意味着它可以显示XX色域所包含的所有颜色。
我们来看小米电视5Pro标注的色域,“NTSC 108%”,看起来很高,但是再普及一些专业知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衡量色域有很多标准,而NTSC是一套非常老旧的标准,是1953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用这套标准的问题是,现在很多的内容生产设备已经不再以NTSC为标准,像你使用的手机和相机等,它们输出的内容都不是以NTSC为标准的,更不用说专业的视频拍摄设备。这样对用户来说,就无法精确知道一块以NTSC描述色域的屏幕,它实际上能显示出多少颜色,而这些颜色是如今主流内容创作者想用图片、视频、电影、游戏传达给我们的。
现在主流的色域标准是sRGB和P3,后者主要是苹果在用。有人会说不同色域标准之间有换算公式,但其实很难精确转换。这涉及到色域坐标系的问题,在不同的坐标系下色域覆盖率会有差别,而NTSC不与任何一个现在主流的色域标准重合。
有的厂商会给出一个公式:sRGB & Rec.709=72%NTSC 1953。其实这样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色域的实质,颜色覆盖范围,也就是面积。公式sRGB & Rec.709=72%NTSC 1953并不必然成立,因为并不是NTSC内任意一个72%面积的的色彩范围都能等价于sRGB的色彩范围。
小米电视5Pro用一个过时的色域标准NTSC 1953来标注,即使它的参数看起来很高,有108%,但真实的色彩显示效果未必理想。
这一点华为其实做得也并不到位。华为智慧屏V系列同样是用过时的标准NTSC来标注,并且它的色域覆盖率参数是100%,也是看起来很高,但论参数甚至还不如小米。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厂商,只要在其显示设备上用NTSC来标注色域参数,那么它就是在欺负消费者不懂产品技术。
过时的芯片架构
我们谈了色域和分辨率,这是属于屏幕素质方面的参数,除了这些,现在智能电视最终的显示效果,还要看电视所搭载的芯片和厂商的优化调教。
小米电视5Pro采用的是晶晨半导体的芯片T972,虽然它宣称这是一款高性能芯片,但其实它并不是一款高端芯片。它采用四核Cortex A55架构,这是比较老的技术。
奇怪的是,这款处理器并不支持MEMC运动补偿,但是小米还是标注了MEMC。
论芯片,它甚至还不如华为智慧屏上的芯片。
这款晶晨芯片在多个参数上是比不过华为鸿鹄818,并不算高端的,和小米电视5 Pro的高端定位并不相符。
QLED量子点行业标杆
无论是小米电视5Pro还是华为智慧屏V系列,都想用量子点屏幕来表现它们的屏幕色域有多高,因为高色域是量子点屏幕的优势。小米电视5Pro甚至自称为量子点高端电视,但是看了前面的分析就会知道,它的配置并不高端。
实际上,QLED量子点显示技术在行业内是由三星和TCL主导的。三星在手机上主推OLED,但是在更大屏的电视上主推QLED量子点屏幕。
有人会说三星是国外品牌,而且价格还高,那么来看看TCL。
华为、小米和TCL都是国内品牌。
小米电视5 Pro实质上是4K电视,那就同样以TCL的4K电视来对比。
以TCL C8为例。
看电视的画质,首先看显示面板,这里主要谈色域。
C8采用的色域标准是BT.709,这个标准与sRGB同源,在1993年被国际电联确立为标准,是现在主流的色域标准,而不是小米和华为那样采用过时的标准NTSC。
再者C8的色域覆盖率是157%,即使按照公式sRGB/BT.709=72%NTSC来换算,C8的色域值也要高于小米电视5Pro和华为智慧屏V系列。
再看芯片和引擎优化,C8增多了独立的调色芯片和Q画质引擎优化,这点也比小米强。
价廉,未必物美
小米想要靠卖得便宜来收获更多的用户,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在卖得便宜的同时小米削弱了产品的品质,在看不见的地方省成本,用旧的技术标准,甚至耍弄文案技巧,有意无意地忽悠消费者,这就不行了。
用户也不必想着买到小米的产品就是物超所值,反而更有可能是有所不值。就像这台小米电视5Pro,虽然自称“量子点高端电视”,但其实可以说是“乞丐版量子点电视”。假若用户在观赏这台小米电视时发现画质不够理想,有可能会认为这就是量子点技术的问题,这就会败坏行业内同技术产品的口碑。
价廉,未必物美。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来价格合适的产品,这才是真正的实惠。
外观方面
小米电视4A 55英寸并没有采用金属美背设计,采用的是塑料外壳进行打造,配备蚀纹工艺,整体来说外观较为中规中矩。
小米电视4C 55英寸外观方面底座回归到简约的人字型设计,而背板方面经由钢琴烤漆工艺打磨,还是相当时尚。
小米电视4 55英寸在超薄的机身与无边框屏幕完美搭配,颠覆了传统电视的外观设计,带来全新的画面享受。小米电视4的机身薄至4.9mm,比iPhone7还要薄29%,比三枚一元硬币还要薄,是迄今为止最薄的小米电视。为了视觉上更加轻盈。
总体来说,外观方面小米电视4 55英寸可以说是其中颜值最高的一款!硬件方面
小米电视4A 55英寸搭载了Amlogic T962 4核64位高性能处理器以及Mali-450 MP5 GPU,存储组合为2GB+8GB与2BG+32GB可选,可以充分保证智能电视的流畅操作。同时配备了802.11ac双频WiFi,让在线播放更加流畅。支持蓝牙4.2,可连接耳机、鼠标、游戏手柄等各种蓝牙设备;支持杜比、dts双解码。
小米电视4C 55英寸搭载的是64位四核处理器,标配内存为2GBRAM+8GBROM组合,看片、听歌、游戏轻松支持。
小米电视4 55英寸搭载了Amlogic T968 4核64位高性能处理器,标配了2GB+8GB大存储组合,并配备了802.11ac双频WiFi,让在线播放更加流畅;BLE低功耗蓝牙,可连接蓝牙耳机、鼠标、游戏手柄等各种蓝牙设备,支持杜比和dts双解码。
就硬件性能而言,小米电视4A 55英寸与小米电视4C 55英寸相差不多,不过小米电视4 55英寸性能要高出一些。
价格方面
小米电视4A 55英寸售价为2599元
小米电视4C 55英寸售价为2649元
小米电视4 55英寸售价为3999元
单就价格而言,小米电视4A 55英寸属于其中最为实惠一款,不过小米电视4C 55英寸也仅贵了50元。
总结:
其实小米电视4 55英寸主要面向的是对于电视外观有着极大追求的用户,而另外两款则均都是主打性价比的产品,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者则可以在小米电视4A 55英寸与小米电视4C 55英寸之间随意选购。
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