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新闻来源:互联网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23/4/5 16:54:36       共计:4719 浏览

医师多点执业注册与多职业机构备案都是指有执业资格的医师在两个以上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活动的行为,他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在同一行政区划内,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如果都是在东城区内,就适用于多职业机构备案,如果同时在东城区和西城区执业,就是多点执业注册,如果是不同的城市或不同的省份,也是多点执业的范畴。


最开始只有多点执业的概念没有多机构备案的说法,而且这样的行为早已有之,主要就是大医院的医生受邀去很多不同的医院进行疑难病例诊断、开展手术等,也有人称之为“走穴”,因为医疗活动始终都会有风险,当发生医疗纠纷时,这样的行为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出台相关的管理规范也就势在必行。这几年由于看病难的加剧,大量的患者涌向大医院,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多点执业的意义并开始鼓励这样做目的是想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多的帮扶中小医院。但这种行为一般就在二级三级医院间完成了,社区医院等基层医院没人管,如果优质医疗资源不能下沉到社区,那么国家提倡的分级诊疗就缺了重要的一环。为了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其实国家更需要多机构备案,这样同一行政区划内的医师就可以在本区域内多机构执业,且执业机构数量不受限制,而跨行政区域执业的原则上不能超过3个地点。


这项制度初衷是好的,希望可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合理有序的患者就医,但从实际来看,成效非常有限。三甲医院的医师,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患者,上班时间已经非常疲惫,那里会有精力与心情去其他医院执业?大医院照样在不断的虹吸其他中小医院的患者,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目前的看病难问题,只有坚持医疗同质化,才是未来解决之道。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