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妙记作为企业级智能会议助手,通过AI技术自动识别会议中的关键信息,实现多人对话中部门任务的精准分配与实时追踪。这项功能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更解决了传统会议记录容易遗漏、责任不清的痛点,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
飞书妙记采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在多人会议中准确识别发言人身份和对话内容。系统会自动分析语音中的关键词汇,比如"负责"、"完成"、"截止日期"等任务相关表述,并将这些信息与参会人员的部门信息进行匹配。
当有人在会议中说"市场部这周五前完成用户调研报告"时,飞书妙记会自动提取出责任主体(市场部)、具体任务(用户调研报告)和时间节点(这周五),然后生成结构化的任务记录。这种智能识别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减少了会后整理工作的时间成本。
系统会根据企业组织架构自动为任务分配部门标签。飞书妙记与飞书通讯录深度集成,能够识别每个参会人员所属的部门和职位信息。当AI检测到任务分配时,会自动为相关部门打上标签,确保责任归属清晰明确。
比如在产品规划会议中,如果讨论到"技术部需要评估新功能的开发周期",系统会自动将这个任务标记为技术部待办事项,并通知相关负责人。这种自动化处理避免了人为疏忽导致的任务遗漏。
使用飞书妙记进行责任追踪前,需要确保几个基础设置到位。首先是权限配置,管理员需要为相关人员开启妙记功能,并设置部门信息访问权限。其次是模板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议创建专门的任务追踪模板。
建议在重要会议开始前,先测试一下录音设备和网络连接,确保飞书妙记能够正常工作。同时提醒参会人员说话时尽量清晰,避免同时发言影响AI识别准确性。
会议进行过程中,飞书妙记会实时显示识别到的任务和责任分配。主持人可以通过屏幕共享让所有人看到当前的任务列表,确保大家对分工有统一认识。如果AI识别有误,可以随时进行手动修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系统会自动记录任务的上下文信息,包括讨论背景、相关决策依据等。这些信息对后续的任务执行非常重要,避免了执行者因为缺乏背景信息而产生理解偏差。
会议结束后,飞书妙记会自动生成完整的任务清单,并通过飞书消息推送给相关部门和个人。每个任务都包含详细的描述、负责人、截止时间和优先级信息。收到任务的人员可以直接在飞书中确认接收,形成闭环管理。
系统还提供任务进度追踪功能,负责人可以更新任务状态,其他相关人员能够实时了解项目进展。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
飞书妙记的责任追踪功能最大的优势在于消除了传统会议记录的人为误差。以往需要专人记录会议纪要,容易出现遗漏或理解偏差。现在AI自动识别和分配,准确率可达95%以上,大大减少了后续的沟通成本。
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实时性。传统做法是会后整理纪要再分发,往往需要1-2天时间。而飞书妙记能够在会议结束的同时完成任务分配,让执行工作无缝衔接,避免了时间浪费。
为了充分发挥飞书妙记的效果,建议在会议中采用结构化的表达方式。比如明确说出"请XX部门在X月X日前完成XX任务",这样的表述更容易被AI准确识别。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达,如"这个事情你们看着办"。
对于复杂项目,建议将大任务拆分成具体的小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和时间节点。这样不仅便于AI识别,也有利于后续的执行和跟进。
飞书妙记在标准普通话环境下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5%以上。如果会议环境嘈杂或有方言口音,建议使用外接麦克风提升录音质量,或在会后手动校正识别结果。
目前飞书妙记主要支持中文和英文识别,对于中英文混合的会议也能较好处理。其他语言的支持正在逐步完善中,建议关注官方更新动态。
如果AI识别的任务分配有误,可以在会议结束后通过飞书妙记界面进行手动编辑。修改后的信息会自动同步给相关人员,确保任务分配的准确性。
完全支持。飞书妙记可以识别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任务,并为每个相关部门分配对应的职责。系统会自动创建协作群组,便于后续的沟通协调。
飞书妙记采用企业级安全标准,所有会议录音和文字记录都经过加密存储。管理员可以设置访问权限,确保敏感信息只有相关人员才能查看。同时支持数据导出和删除功能。
飞书妙记的责任追踪功能为现代企业提供了高效的会议管理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会议效率,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清晰的责任体系和执行机制。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相信这项技术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帮助更多团队实现高效协作和精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