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国内现在做农业物联网比较成熟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无锡这边,因为无锡是最早开始部署物联网发展战略的城市,是中国的物联网之都,近几年发展的也比较好,每年还有大型的物联网博览会,届时会有非常多的农业物联网公司来参展,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一看,还是挺有意思的,能了解到行业内最前沿的信息。
我们恺易物联网也是位于无锡,十年来深耕农业物联网技术,专注农业现代化服务,在智能大棚、水肥一体化、农业ERP、农业小程序、智慧农旅、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区域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农业各产业的现代化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无锡物联网大企业排名如下:
1.无锡赛睿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物联网相关产品和技术研发;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电子产品及设备的开发销售技术咨询等。
2.无锡云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08-05在江苏省无锡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无锡市广益路208号F1122。
3.无锡交大联云科技有限公司是2012-03-23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无锡新区太科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立业楼C区210号。
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50万。公司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主要从事基于农业物联网智能感知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主要应用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设施园艺、水利灌溉、生态环境等主要行业领域,是农业技术、传感技术、测控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集成。
有前途
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等等。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随着近些年中国的崛起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在中国的发展是一日千里,在庞大的中国物联网中,无锡是名副其实的中心,堪称我国的物联网之都。
解决方案如下:
1.基于2G/3G/4G/5G/NB-IoT/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辰迈智慧的智能采集终端及无线连接设备,搭载相应的传感器,如空气温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以及光照度、PH值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关闭或远程控制指定设备。
2.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同时根据客户应用场景的不同,在硬件的基础上连接不同的传感器,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包括农业温室大棚、林业、渔业等。
无锡物联网博览会门票是免费的,不需要购买,获取门票的办法:
第一步:微信搜索物博会小程序
第二步:点击首页【活动报名】
第三步:通过使用搜索框或选择相关活动,点击进入报名页面
第四步:点击【立即报名】
第五步:选择观众门票及数量,点击【下一步】,进入报名界面,预约门票就完成了。
还有一个预约门票的方法是:
第一步:进入物博会官网
第二步:点击【会议日程】,查看各项活动,点击【预约参会】即可.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除了各种智能建筑兴建之外,农业方面的事宜也备受大众关注。那么,物联网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下面,我们就通过“物联网+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来探究一下吧!
“物联网+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物联网+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的英文是“InternetofThings”,俗称IoT,简单地说,就是把有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通过互联网相连,使它们彼此之间能够发送、接收和交换信息,它通常由传感器、数据、分析数据的软件和数据交换四个部分组成。它把现实世界数字化,使我们能对每一个挂在物联网上的真实物体进行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
IoT其实在智能家居、交通运输、健康医疗、智慧城市等工业领域早有应用,而农业方面稍晚一些。不过,现在有很多科技公司和农场都在尝试利用IoT实现对农业的精确化管理,为农民提供详细、实时、实用的农场信息。比如,智能灌溉管理:嵌入土地里的传感器能告诉农民目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是否需要浇水、什么时候浇、哪个部位需要浇,等等。
又如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带着摄像机的小型无人机在距地面100多米的空中巡查菜地的情况,查看菜叶上是否有害虫、菜地里是否有其他影响作物生长的杂草。利用IoT,还能监测温室和菜地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根据传感器的数据挑选种什么菜和种菜的位置;农场甚至能用IoT技术监测谷物颗粒的蛋白质含量,收获的时候把蛋白质含量高的颗粒和蛋白质含量低的颗粒分开,高的给人吃,低的喂动物。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古代,人类“靠天吃饭”,人们用占卜祷告的方式祈求上天赐予雨水和丰收,而现在,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变被动为主动。IoT带来的精确化管理,让我们更有信心把控农业的未来。
农业物联网的几个特征
第一、"感知"是基础。物联网农业之所以被认为对于传统农业生产具有颠覆意义,重要一点就是改变了以往农业人员依靠有限农业知识对植物、土壤以及农业环境进行主观判断,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判断有可能出现遗漏乃至断层,而依靠感觉也会造成误判,对于个体生产而言,这样的失误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但是处于企业化的农业生产中,造成的损失的就大大增加了。所以,"感知农业"的优势就在此时得以凸显。"感知农业"通过室内传感器"捕捉"各项数据,经数据采集控制器汇总、中控室电脑分析处理,结果即时显示在屏幕上。这其中就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中央计算机还会通过计算给出决策方案,农业人员只需根据方案进行浇水、施肥或者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第二、"链条"是重点。在通过传感器以及GPRS和地理信息系统采集了视频、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等数据之后,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实施操作,例如进行精准施肥、施药、灌溉以及光照,在实施完成之后,还可收集反馈信息以做进一步的判断。从收集信息--作出决策--实施操作--后续反馈,这是一个完成的"链条",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难以称之为智能农业。除此之外,在作物生长周期内,从播种到收割,以致仓储,都需要相应的科技装备支撑,这样才能大幅高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第三、"武器"是关键。农业物联网的"武器"就是物联网产品,即农业生产解决方案。以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示范基地为例,基地就安装了绿地自动化灌溉系统,这套系统主要采用喷灌灌溉方式,控制4个电磁阀开启,检测的项目主要有风速和空气温湿度信息。自动控制系统与上位机通过485方式进行通讯,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控制。
只有装备了匹配的系统,农业才可能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才能使得物联网在农业领域运行的更加流畅和高效。
我国在农业行业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等环节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数据共享,以保证产前正确规划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中精细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效,产后高效流通、实现安全溯源等多个方面。
解决方案
将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分析与农业生活生产相结合,解决农业生产分布广,地域分散,测点众多等问题。
通过感知层的多种传感器将农业生产环节中的环境温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肥力等数据以多种组网方式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并通过预制方案,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并将最优解决办法反馈至云端控制平台,联动进行喷灌、滴灌、补光、加温、换气、遮阳、补充CO2等具体操作。
采用B/S架构,同时配合专用App、微信小程序等,进而在平台层为用户实现远程、随时随地的跨平台、跨地域统一管理。
系统介绍
物联网监测:
【大气环境信息】:温湿度、光照、风速、风向、气压、降雨量、蒸发量、CO2浓度、O2浓度、NO2浓度、SO2浓度、噪声、粉尘、PM2.5、PM10。
【土壤环境信息】: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张力、土壤EC、土壤PH值。
【水体环境信息】:水压、水流量、水质PH值、溶氧量、电导率。
【大田四情】:叶面湿度、苗情、墒情、灾情、虫情测报灯。
可视化监控系统:
*通过现场高清摄像头对种植生产现场苗情进行可视化监控,支持查看实时监控画面和历史监控画面;
*支持对带云台的球机进行远程控制,包括:720度旋转、拉近、拉远等;支持对视频进行截图;
*支持查看历史视频监控,设置回话时间后进行历史视频回放。
*支持通过无人机对种植生产现场进行航拍,绘制精准的地形正射图;通过无人机航拍查看种植生产现场作物长势、灌溉、植保及病虫害防治效果情况;通过无人机航拍,实现固定地点720度全景查看。
智能灌溉系统:
*支持跟物联网监测的联动,接收到现场预警信号后会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进行自动控制操作;
*支持跟监控摄像头的联动预警,当传感器实时状态触发预设的规则策略,即自动控制摄像头发出预警并启动录像功能,实现智能联动控制。
病虫害监控系统:
*通过虫情测报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实现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接虫袋自动转换、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
*通过系统能够远程设定设备管理参数并查看监测照片,实现区域的病虫害监测和害虫类别的自动分类和计数,具有自定义时间区间的数据统计功能;
*以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以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识别通过手机拍摄的作物局部照片,辨别和分析相关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给出相应的植保用药建议和农事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