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世界物联网大会由世界华商联盟会、世界华人协会、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三大华人商社组织发起,并设立《世界物联网大会》组织委员会。
世界物联网大会为国际性高端盛会,每年举办一届,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召开,首届于2016年在中国召开。
与全球各国相关政要、驻华使节、专家学者、物联网相关机构、金融机构、国际集团对话;相关政要及专家学者解读世界物联网产业模式、技术标准、机遇和发展;国际金融机构与物联网产业项目对接,国际商会、工商企业面对面对接交流;展览展示物联网应用领域的成果;奖励物联网产业杰出企业及个人评选。会议涉及物联网技术标准与安全体系、智能城市与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物联网之大数据等12个分会。
物联网会议是普及全球物联网知识;倡导建立世界物联网安全体系、搭建物联网资金与项目、人才与技术的对接平台。
第一个原因:大家比较难懂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大家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
物联网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比较难懂的领域,所以难免会有不看好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大家没有看到它的前瞻性
物联网其实不是玩概念骗补贴的噱头,也不是科技大鳄的专属游戏,它就在我们的眼前、手下,正在真真切切的发展。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物联网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8%,2017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500亿元,增长率为24.0%。
而在近几年,随着中国物联网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各领域应用持续深化,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篇光明。5G时代的到来,也让物联网成为了未来必然的趋势。
很多人并没有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物联网,看不到它的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对它不看好。
第三个原因:专业太范,学而不精
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体系比较庞大,不仅涉及到设备、网络等知识,而且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所以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大的,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学而不精。
个人认为,这一点应该是知乎上普遍对互联网工程不看好最关键的原因,容易“学而不精”的东西,一般人都会让人觉得略为鸡肋。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要见仁见智,看自己个人的学习能力。如果在掌握相关知识基础上,再深入到行业中去实践,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别的不说,至少比别人更具竞争力,比如海尔就是物联网行业中的佼佼者。
2008年,中国最早的工业物联网平台之一树根互联出现,这个由三一重工物联网团队创业组建的平台在2016年12月22日正式面向大众开放。
现如今,能够提供这样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公司,大多数地都脱胎于一些工业能力强的大公司,大公司通过将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出来,以工业互联网独立经营,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国的通用电气和德国的西门子。世界上第一个工业云平台Predix,就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2015年正式发布的。紧随其后的就是德国西门子公司在2016年4月开放的MindSphere。
除了树根互联外,国内也有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的INDICS平台,以及海尔集团基于家电制造业的多年实践经验推出的COSMOPlat平台等等。
出身名门的树根互联很快便获得融资,除了三一集团的天使轮,2017年,树根互联曾获得A轮数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经纬创投、中移创新产业基金和海捷投资等。
大多数的工业互联网都离不开其原生市场,早期的树根互联受到影响,初期的市场大部分聚焦聚焦在风电、工程机械、农机等10大重点行业,而这些行业也有着设备价值高、地域分散、依赖人工维护成本高等。2018年,树根互联设立了智能制造业务,定位是做IoT hub,可以理解为所有设备数据采集的连接器,IoT hub将所有数据汇聚,再对接到ERP、MES等上层系统。
截至目前,树根互联已落户广州、北京、上海、长沙、苏州、西安6大城市,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可覆盖95%主流工业控制器,支持400+种工业协议解析,平台各类工业设备连接数超56万台,覆盖61个工业细分领域,支持45个国家和地区的设备接入。
中国物联网三大创始人刘福江、陶建辉、彭昭、杨建勇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我国在2014年9月3日拿到物联网互联网的话语权。
2014年9月3日,经33个成员国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已正式通过了由中国技术专家牵头提交的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项目。这是在全球新兴热门技术领域,首次由中国牵头主导的顶层架构标准,表明中国正式掌握了物联网这一热门新兴领域的国际最高话语权。
物联网也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据公开报道,2009年11月,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无锡市成立,因此,无锡也被称作“中国第一个物联网城市”。
当然,无锡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布局物联网产业的城市之一。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智慧交通等领域,无锡的探索都走在了前列。
如今,无锡的物联网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总量已超过2800亿,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江苏省的二分之一,物联网已经成为无锡的鲜明印记。无锡拥有物联网企业超过2000家,形成了包括关联芯片、感知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硬件、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在内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澎湃新闻获悉,本届物博会以“智联万物 数领未来”为主题,将举办1场峰会、1场物联网应用和产品展览展示会、1场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成果发布会、10场高峰论坛以及14场系列活动。其中,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将于10月23日上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