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作为一个正在学物联网专业大二奔大三的学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
很多答主的关于物联网是是一个很大的体系,随便哪一个小部分都能拿出来开一个专业,本科学了物联网专业可能后面还是回到了它当中的很小的部分……这些观点我都赞同。
自己学物联网两年了,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物联网前景很好,但物联网专业并没有表现出它的好前景。但是反观毕业的师兄师姐,我却发现,情况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不管是就业,出国,读研各个方面我们专业并没有表现的比同院的其他专业差。确实,离校后的师兄师姐去从事了可能譬如通信等物联网的一个小部分的工作或者深造,或者完全和物联网不相干的专业。
1:1g和2g时代连接人和电脑。
2:3g和4g时代连接人和手机。
3:5g时代连接人与物。物联网通信将占互联网通信的80%,几乎你身边大部分物体如汽车、电器等设备都会联网。
互联网是上半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会再次推动人类革命,敬请把握时机。
不包括智能手机。
物联网,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锁定十大领域
据相关专家介绍,“十二五”期间,物联网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其中“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预计到2015年将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据悉,按照原定的时间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在元旦前后出台。
据相关专家介绍,十大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
十大领域中智能电网的投资总额最大。据悉,自2009年开始至2020年,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将分为三个阶段发展,从初期的规划试点阶段到“十二五”期间的全面建设阶段,“十三五”时期的引领提升阶段,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规模约4万亿元。2011-2015年为规划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2016-2020年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的投资1.7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到10个示范城市,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其中传感器100亿元,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的产业规模600亿元,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10月28日出席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时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据悉,发改委已委托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编写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经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的专题规划,现在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
另据了解,目前智能交通每年以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增长,专家透露,“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交通运输管理将达400亿元。
专家还介绍,目前智能电网的主要项目应用有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电力设备运营状态检测、电力调度应用等。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主要应用于在车辆信息通信、车队管理、商品货物监测、互动式汽车导航、车辆追踪与定位等。
目前公认的有三个:
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2、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唯康教育,
3、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