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门户,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资讯平台--公众IT
新闻来源:互联网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23/4/6 5:59:43       共计:4641 浏览

OSI七层模型的最初的目的是定义网络互联的基本架构,但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完全遵循它的结构,对于计算机网络已经比较成熟的当今来说,他也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学习者学习网络的一个模型和实际工作中做为一种排错的参考模型。对于原理一二句话说不清。

各层功能是这样的,从上往下依次为:

第七层:应用层 数据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 数据 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第五层:会话层 数据 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如WINDOWS

第四层:传输层 段 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可靠

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 包 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

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帧 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用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

与修正。

第一层:物理层 比特流 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IT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