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OS和Android分别基于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小编就不多做解释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也不明白。如果说iPhone相较于Android设备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软硬结合,很多人都觉得iPhone的配置似乎并没有那么高,起码没有Android旗舰设备数字上那么高的配置,但其实,iPhone拥有最好的硬件设备。
iPhone的各种元器件都是最顶级的S级别产品,几乎所有的供应商都要受到苹果公司的节制,你没钱生产更优秀的元器件?没关系,苹果给你钱研发,还顺便帮你提高品控,这一切都造就了苹果iPhone优秀的硬件。
再来说苹果的A系处理器,虽然目前最高也就是6核,而联发科都已经十核,骁龙也已经八核了,可是为什么仍旧是苹果A系处理器雄踞榜首?因为A系处理器单核能力太强大了,日常的任务处理主要看单核反应能力,核心数有一定关系,但是不如单核处理速度重要。再加上专门的软硬件结合优化,整体运行速度当然要十分流畅。
最后一点就是软件兼容性了,我们觉得一款手机流畅与否主要就是看应用启动或者运行的速度。iPhone每年只出一两款iPhone,那么开发者就可以针对iPhone专门优化,并且开发者开发应用或者更新还要经过App Store的审核,如果有bug或者兼容性问题是审核不通过的,这也就保证了应用质量。反观Android设备,且不说处理器多种多样,就是Android系统本身也被修改的面目全非,本地的比如MIUI,Flyme,EMUI,两两叠加,就造成设备千千万万,所以开发者想要针对性适配完全不可能,仅仅只能针对少数几款Android旗舰进行优化。
最后一点就是,现在很多旗舰Android设备流畅性以及尝试使用性已经不必iPhone差了,所以Android一定比iOS卡的偏见也应该改变了。
苹果ios系统一直以流畅著称,而Android系统经过几代的更新。流畅度终于从被秒杀升级到了不分上下。所以目前说这个问题稍微有点过时的感觉。
作为两个系统都有在用的我,体验下来。即使升级到最新的安卓8.0系统,自身流畅度已经很高。但跟ios系统对比,还是存在微妙的差异。体验下来ios系统更加的流畅,跟手。要分析原因,大概有一下几点。
一.优先级别不同:ios最先响应屏幕
ios对屏幕的反应的优先级是最高的,他的响应顺序是依次为Touch--Media--Service--Core架构,当用户触摸屏幕时,系统会最先去处理屏幕显示也就是Touch这个层级,然后才是媒体(Media),服务(Service)以及架构Core
而安卓响应的优先级顺序Application(应用)--Framework(框架)--Library(图像处理)--Kernal架构 和显示相关的图像处理这部分放到了第三位。
诚然现在的手机的性能能让这个区别变的不是很明显。不过我用安卓手机久了,或者打开应用多的时候依然会有。点了图标以后过了半秒或者一秒系统才会响应的感觉。而ios则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
二. 两个系统的后台管理方式不同
在ios中,后台的应用实际上都是被挂起而没有在运行。俗称“伪后台”。只有用户再去点开它或者切换它到前台来的时候。系统会调用最近的程序浏览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最高效的利用内存。
安卓系统的后台则是“真后台”,当用户打开另外一个app时原先的程序还在保留在内存里。直到系统需要更多的内存的时候才会释放这部分内存资源。
这样的后台管理机制,直接导致了用户体验的差距。所以现在的安卓机需要上8核cpu,8G运存
而ios目前只需要2G或者3G就可以保证系统很流畅的运行。
三.通知机制不同
很多安卓用户都有这样的苦恼,不想错过一些重要的通知信息。只能放过个别软件让它们驻留内存。(比如说微信,qq之类的)这些软件会让自己在后台频繁自启以接受新的信息。需要用到多款app通知信息用户(像我就需要用到十款左右的软件通知信息) 这么多软件在后台本身就很占用资源。关闭了又收不到信息,就是一个很苦恼的问题。
ios就用自己的通知中心很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软件统一由苹果的通知推送信息。这样就不用软件自己在后台接收。用户也可以自己管理自己需要接受的通知。 这也是我换苹果手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谷歌也有自己的推送机制,但是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国内的app极少有支持。国内也无法收到谷歌的推送信息
四.系统设计区别,安卓app无法统一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来之软件开发成面的。为什么,在安卓系统里,如果安装了过多的软件。就难免会出现某些软件卡顿 黑屏或者不兼容。 ios却很少出现此类问题呢?
因为 苹果手机的机型少 app设计者需要为少数几款手机适配即可。同时苹果也有统一的市场appstore。对发布在上边的app严格审查和限制
反观安卓市场,首先app市场就相当混乱。对开发者的审查监督严格程度也不一。另外就开发者而言需要适配的安卓机型实在太多。硬件, 系统, 屏幕尺寸工作量会相当大。这也是安卓系统软件兼容性不如ios的一大原因。
诚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安卓手机,因为这几年谷歌和各大厂商的努力。让安卓和ios系统的体验差距越来越接近。以上我说的问题在目前实际体验中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了。
苹果的保守也让用户对它失去了新鲜感,但是这更多来自的硬件层面的 。ios系统目前来讲,还是苹果守住市场份额的一大杀手锏。
这就是苹果公司作为it技术领先水平的底蕴,想想看Mac电脑也不用不时重启可以长时间运行,而安装windows系统的电脑就不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卓和windows操作系统内存管理上有很多问题,很容易造成内存碎片、泄露等。
感觉大家没有说到点子上。
第一点,开源系统与不开源系统。
苹果的UNIX-like可以比为量体裁衣的系统,所有的地方都是舒舒服服刚刚合适。性能就像布料,可以用最少的布料实现最好的效果。
而安卓的LINUX,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开源平台。要能装下所有你能想到的硬件和想法,但是为了能支持这些需求,算法和架构就没法做到紧凑高效。就像一大堆人一起钻进一件衣服,这件衣服必然会臃肿浪费布料,同时不合体。
综合来说,开源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包罗万象可扩展性好。同时便于快速找到开发伙伴。缺点是,1系统效率较低。2难以收费。
不开源系统最大好处是集成度高,碎片化少(一会儿单讲),效率高。缺点,1必须有强力机构统筹发展硬件,软件,(便于控制生态内收益,进入我的软硬件生态都是我种的萝卜,想吃哪个吃哪个。)2不符合共享潮流
2碎片化,
苹果坚持不开源,就是担心过分碎片化。windows,在系统安装软件的时候,会更改注册表,增加动态链接库等操作。久而久之注册表太过庞大,系统越来越慢。windows系统最大的难题就是系统碎片化。但最大的好处是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开发软件给windows用,并根据需求对windows进行调整。这样就构建了微软这个软件生态的巨人。安卓跟windows类似。
而ios系统,由于不开源,可以确保你删除和安装的app只占有系统所允许的资源。同时,在添加和删除时,对系统关键部位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样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效率。